这个世界

    很多年前,用这样一个标题,写过一个故事,而今天这个肯定是与哪个截然不同的。

    其实,我天生就是那种喜欢听别人唱歌,自己不喜欢唱的人。好象一直都是如此,奇怪的是我几个女朋友,都是那种唱歌唱的非常棒的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的合理安排,有唱的自然有听的,这才相辅相成吗。(说的这个词,断一下,所谓相辅相成,想来也是我自己想,怎么想都觉得之前的那些女朋友对我都恨之入骨,所以我这个人向来相信分了手的情侣要么是陌路要么就是敌人,总是很难成为朋友的。到不是不想,只是或许心中依旧存有芥蒂。比如我的第一个女朋友,许多年后,她甚至认为是我毁了她的青春。人生路漫漫,相识应该算是缘分,携手更算是百年修来的福分,我总是觉得无论如何,跟我走过的那些女孩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只是她们不这样想我的话,我也没办法,只是想到这心就隐隐的疼,原来那几年光阴真就不值得记忆?话远了,在回来)

    其实,我可以唱或者说我愿意唱的,唱出来还比较像回事的歌,屈指可数了,要么是很老很老,KTV里基本没有,要么就是哼哼唧唧像念出来不是唱出来的东西。

   写了一半,不知道最初想说什么了,打住,下次想到在说

眼馋呀。。。。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图)
图为:这个,是地球上的装备吗……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图)
图为:三台DELL的宽屏液晶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图)
图为:三台DELL的宽屏液晶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图)
图为:左侧是苹果30英寸液晶显示器,右侧是IBM的22英寸液晶显示器
从桌面上的图标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屏幕超高的分辨率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2)
图为:戴尔24寸宽屏液晶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2)
图为:戴尔24寸宽屏液晶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2)
图为:后面并排陈列的是两台EIZO 18英寸液晶显示器L685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3)
图为:DELL的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3)
图为:DELL最新的FPW2405,一款24英寸宽屏幕产品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4)
图为:索尼也有23寸宽屏液晶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4)
图为:Apple Cinema Display系列中的20英寸产品

    我们见到的20英寸液晶显示器大多都保持着4:3的屏幕比例(分辨率1600×1200),而苹果这款这款液晶显示器的比例则是16:10,分辨率为1680×1050。

告诉你啥叫腐败:看看老外玩什么液晶(4)
图为:索尼的23英寸液晶显示器

记者生涯完全版(ZT) 一

近来看到的最有指导性的一篇文章,对目前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记者生涯之一关系网

昨天,在西祠上新认识的一位网友让我给他联系作家贾平凹和陈忠实。我把电话给了他,后来想起此事,还想聊聊自己的看法。

北京IT圈有个大牌记者──。其人30出头,文章平平。不过整天在中关村泡着,久而久之成了人人熟。其人钱照拿,饭照吃,文章写不好,有企业里的专家帮忙润色。由于关系积累得多,很多企业求他写文章,很多媒体请他开专栏,现在已经到了千字千元的级别。

他是为数不多的能和联想柳传志直接打手机聊天问内幕的人,上次在深圳遇到一个资深人士,他告诉我,向国内能联想柳传志直接打手机聊天问内幕的记者不多,不超过10个,比如《──周末》的───,《───世界》的──。

对于一个记者而言,线索,关系极其重要。从进入这个行业的的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培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有时候似乎无用的人也会发生神奇的作用,所以不能随意放过人和一个关系和看似无关的线索。

2000年4月,我在广州,无意中听说爱多胡志标和蓝火胡刚闹得很凶。当时老爱多已经倒下,新爱多大家都不清楚,正不知所措,一位朋友请我吃饭,席间遇到一个搞VCD的,他无意中提供了一个人,那个人有展转提供了几个人,终于和新爱多联系上,当时正在下大雨,已经到了膝盖,坐了4个小时车,在中山很偏僻一个小镇才找到。这个镇只有一家2星级酒店──丽苑,所以都住那里,第三天我返回时,刚到西安机场,一开手机就有朋友问我:在昨晚胡志标在丽苑被公安局抓了,你知道吗?我一算,恰好是我刚离开就发生的事。

当一个记者的关系网结得很好时,他的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也容易搞到内幕。多跑、多问、多交朋友。

记者生涯之二架子

不少人都嫌记者架子大,比如什么红包少转身就走了,没有车接就不去采访等等。

记者要学会摆架子,但不要随便摆架子。

没有架子有时很多事很难办,尤其你要求别人,而信心又不足时。有时候架子又会害了你。总之:对上,要有架子、要居高临下的看你的采访对象,对下,则要和蔼可亲。对同行,你要摆架子,呵呵,找打!

1999年夏,国内一家电巨头因嫌自己的股价太低,于是邀请了27家财经媒体,40多家券商、投资专家,股评家来炒作。住五星,打高尔夫、皆大欢喜。恳谈酒会上,主持人迟迟不宣布开始,底下一问;原来是北京《──日报》的主任还没到,董事会秘书开着宝马去机场等候了。《──日报》的主任当然牛了,当时是夏天,我们都穿体恤,主任穿西装,晚到40分钟后,还即席讲了一段话,我只记着还夸家电巨头精神文明过硬,我们在下面听得好笑──你一为你是谁啊?胡摆架子,反而得不到尊重。

21世纪经济报道的──对我讲他一次去安徽采访,深入农村,几乎是一头栽进老乡的炕上──你要摆谱,农民兄弟可不吃你那一套。

不少老记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采访对象见多识广,不把记者放在眼里,所以一见面就要先提几个刁难性的问题,就像水浒传中对待配军的样子“先打三百杀威棒”。

一次采访一个上市公司,我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当初拼命配股,共募集资金7亿,而这些钱却没有任何投资,而是放在一部分放在银行里面,一部分去炒股,这样对广大股东,算不算负责?你们有没有一个真正的战略计划?”

采访的目的就要真相,要对方开口,这里面可软可硬,要琢磨。但有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保持尊严”!──哪怕是主编逼你去人家那里要广告。

记者生涯之三专业

前天一个网友问我:“我不是科班出身,总觉着自己不行,想去上学学新闻,但单位又不给办停薪留职,你能不能给我去说说情”。

上学当然是好事,而且所有记者都要不断去充电,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但我给他的建议是:放着这么好的社会大学不上,非要进学校,没必要。

现在我们的记者队伍中,大部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比例很大),还有一部分则是混进来的,凑数而已,真正有专业学历的很少。不过学历也仅仅是学历,没什么大用处。更重要的在后来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

如果让我记者开个课程表,则必修课三个:写作、社交、专业知识(这个专业指体育记者就要懂得规则、历史、队员等,娱乐记者就要知道歌星的一切大事小情之类)

课外辅导:心理学、体育(身体要好啊)

这些里面,专业知识最重要。

有一个和我同时如行的记者,最早在《××证券报》当信息员,混得很惨。但他很有心思,没事就跑到上市公司里面拉关系,打听内幕,回家后又钻研报表学习挑上市公司毛病,又借钱学习炒股。我印象当时每次见它都是在忙碌,而且说话明显不一样了──在财经方面,他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我了。大约过了不到两年,他调回北京,《××证券报》的记者很牛的,也没什么正经事,他则一方面在报纸上写写深度分析类文章,一方面写书,联系券商,咨询公司,由于专业知识很强,见识又广,现在兼任几个咨询公司的顾问,还替庄家坐庄进行宣传炒作,还在国务院××办挂了个调研员的身份。整天邀请他去参加会议讨论的还不少───成了小名人了。

我还认识一个财经记者,广东的,这家伙非常聪明,中国企业中,家电企业是竞争最激烈,也最大方的,他瞄准了这个方向,从里面选了50个(动态)最有名,最大、广告投放最多的进行研究分析,他说她就靠这50家吃饭、发财,其他的新闻线索一概不理。结果真发财了,由于他对对方很了解(后来还很熟悉)所以对方既想利用他,还有点怕他把内幕捅出去。而且研究的越多,文章写的也越好了,后来在这一方面,也隐然以专家自居。

现在的新闻铺天盖地,信息量很大,就一个记者个体而言。瞄准目标,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发展,成为专家应该是条捷径。否则东奔西跑很多年,回头一看,猴子掰苞谷,什么都没留下。好像什么都知道一些,可都是一地鸡毛。

记者生涯之四笨办法

一次,广东几个有名报纸的记者去长虹采访,其中有郑×、冯××、陈××(女)等(大家猜出来了吧)。大家都住在长虹大酒店,当晚,其他记者都一挥而就(家电业的稿子有什么难写的,还不是老三招),然后去娱乐。唯独冯××憋了一个星期才写完,发表后,几个同道一看,下功夫和不下功夫就是不一样,文章不长但想的深而且说得透、写的巧,(冯××后来升职了)

一般记者的采访都是这样,几个哥们一打招呼,那里有新闻发布会,哪里又邀请,于是拿上家伙结伴而行。听一听,饭一吃。资料红包一拿,在新闻通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好了。负责一点的还把现场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我们日常90%的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也就是90%的记者不能出名的原因。

老练的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很深入的去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尽可能了解他的一切,由此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采访提纲(共鸣型的、套话型的、深入型的等等),这样就容易达到目的。10个小时的准备加1个小时的采访比1个小时的准备加10个小时的采访效果要好,尤其是采访重要对象

上一次我谈到要研究专业也有这个意思。

采访中年轻记者很容易被老练的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最后成了他说什么你记什么。而经过充分准备,有好几套采访提纲、思路时,他就只能配合你了,因为你的每个问题都是他必须回答的,想说的、引起他兴趣的。

当所有的资料、采访记录、现场观察、和你的感受、思索都烂熟于胸,剩下的只是大笔一挥了。

北京《××企业家》杂志有个女记者李×,如行很晚,但能打能冲,很快成了骨干,一次在一个企业相遇,我听她说话,心里感受就很明显──她采访问的一些问题不是拍拍脑子就能想出来的,肯定下过功夫。记者中是有一些天赋很高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要用笨办法。

记者生涯之五跳槽

有几个网友想跳槽,打听到那个媒体最有前途,这个问题是在不好回答。

最近版内不少人抱怨自己的单位待遇苛刻,领导无能,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情况。关于记者的景况,我的观点是:优秀的记者在哪里都能写出好文章(记者不应该只是一个写字的人),平庸的记者只是敢在嘴上发发牢骚,或者跳来跳去一无所是。

广东《××窗》曾在四川挖人,给四川重庆《××》杂志的主编助理、编辑主任、记者主任、首席记者分别开价40万。30万。20万。四川该杂志老板一听,马上采取对策,结果一个都没走。可见人才谁都要(前一段《××窗》曾与海南某企业欲合作另办一个周刊,因谈判未果而告吹)。

我社一个记者最近也闹着辞职,去了北京,后来我一打听,原来是想去《××观察报》,来来回回不就那些人吗?

这个观点也许太武断。

不过大部分记者都会面临跳槽的选择,很少有人一开始就选对媒体。不跳的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升上去了,二是没本事。三是个人、家庭情况不允许。

如何跳?

我的建议:1选择出差机会多的岗位。这样可以增长见识。

2尽量进入全国发行的大报大刊。这样起点高。

3尽量选择有前景的岗位,入财经类、要闻、特稿(泛指,有些地方的特稿很庸俗,成了放大的花边新闻)象分配在体育、娱乐、健康、美食、国际这些板块的记者,我一般都不看好(有点绝对阿)。

只有在这样的岗位,才能接触到有用、有力的人。才能为以后的各种发展作铺垫。

───进入强势媒体的强势板块,你会发现,在这个领域里面,其实竞争的人并不多,只要肯钻研、肯跑,很快就成为名记了。

如何进入这些岗位?那还得靠你以前的成绩还有关系等等。

即便要跳、还好考虑以前掌握的资源,记者的的资源最为重要。有些记者相想离开这个行业,也好。但记者的话语权,舆论监督的权利还是很有力的一种武器,不要轻易放弃,如果能兼职,那是最好。当然,你如果自信自己能下海做生意成为富豪,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记者生涯完全版(ZT) 二

记者生涯之六炒作高手

我在彻底揭露红包一文中曾说:“中国现在可供企业炒做的主流的媒体约20家(其中包括新浪网,其他媒体基本都会跟风潮作,一般不去理它)。真正的炒做高手不超过10个,其中信誉好。能力强的更少,几乎全在北京、广东。其他省市,据我所知还没有出类拔萃的”。

后来有四川同行提出反驳,说川中也有高手大家,实在孤陋寡闻。

我所知道的这些炒作高手大部分都是媒体内如的人或者有很深渊源的人,最年轻的也超过30。他们社交很广,活动能力很强。而且最重要的是有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

我见过山东青岛《海×集团》的一份炒作方案,《针对××××的宣传策划书》,真是经典!!估计所有同行看了都会佩服。此策划方案作者在北京,其文洋洋洒洒,分析精到,很见专业水平,就凭这篇文章,出去吓人混钱都没有问题。

当时我要求复印一份给我,对方不答应,后来许诺对方多发1万字软文,才同意让我复印带走。

全文分10个章节,共6万字,用A4纸小4号字整整40页。现提出部分目录供大家研究揣摩。

一.《海×集团》目前经营形势的分析及前景预测。

二.同行的竞争手段及宣传点。

三.《海×集团》宣传的优势和劣势。

四.××行动(此次炒作的代号)的意义和目的

五.新闻点的挖掘(其共分四个层次18个新闻点)

六.意外风险防范的后备宣传准备(指万一炒作失败的补救措施)。

七.媒体的选择、分类、分配(哪个媒体刊登那类稿子都安排好了)

八.文章的分配、交叉、刊登时间的统一协调(整体包装,共分四个步骤进行)

九.办事机构及人员(附表,包括所涉及的所有人)

十.费用预算(共计140万历时3个月)。

以上10个目录并非原文,由于种种原因,我把它改成比较通俗的标题供大家参考。我以为其中的五章最见功力,很平淡的事情他能挖出来18个宣传点,而且有步骤。绝对是人才。搞这样一次挣上1、20万是必然的,别人没资格眼红。第七章对中国媒体的研究也很到位,甚至包括那些媒体内部的一些事情都分析的很到位。可见此公久历江湖,他在第九章几乎把稿子明确到具体人的头上,有些稿子甚至明确××主任发不了,××记者却可以。

总体上除了第十章费用有些水分外,都是精华。

2000年大家炒得很热的几个经济新闻,其实都是后面有人花钱炒作,你现在回忆一下,都能想起来。也有不成功的案例,如今年安徽××集团搞得一次活动就不成功。

有关这样的炒作,一般记者少去组织加入,里面也有些很黑、不仗义的事情。有时没挣到钱还惹不少麻烦,还得罪朋友。不过,作为有心人,还是要不断去学习,研究,有些人人格也许有问题,但能力还是很强的,对红包乐此不疲的记者只是一些小角色而已。

不过到目前,我还是认为:真正的炒做高手不超过10个,而且现在已经有了垄断化、组织化,集中化的趋势。从写手到发表再到转载,已经一条龙了。

记者生涯生涯之七新闻线索

周一开选题会,几个记者愁眉苦脸说没有什么好线索可以跟踪。有人说:也不知道《21××××××》人家的线索都是从哪来的。有人又接着说:他们有钱啊。

事实上他们有多少钱很难讲,但就目前而言,盈利能力决不会很强。新闻线索的多少和钱的多少并不成比例。他们的记者也是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拼命跑出来的。

给刚进来的记者,我总是布置三个工作,称之为“三个一工程”(有好大喜功之嫌啊):

每天写1000字

每天打10个业务电话

每天上1个小时网

我说:只要能坚持:3个月就会有质变。最后的结果是:前两条几乎都坚持不下来,上网都超过了时间───可惜上的很多都是娱乐等无用的地方。

写1000字,1个小时就够了,10的电话1个小时也够了,好像也不难啊,为什么不能坚持?这是很值得思索的。

捕捉新闻线索,当然还有很多技巧,比如我以前说得关系网(最最最重要啊)、专业知识等等,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今年4月,西安晚报的本地要闻版等了一条消息,说西安某企业经营困难,他们的萃取技术和银广厦一样,可为什么人家就很好,咱们希西安企业就搞不好,当时给一个记者说了解一下,他回来说没什么。3个月后,财经的银广厦陷阱出来了,天下闻名。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大致上说:新闻线索的捕捉有有两条路:一是找,一是挖。找:通过你的关系打听,挖:通过已经报道出来的继续跟踪,选择更巧妙、更深入的新闻点。只要动脑子,不愁没有料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要从编辑型转化为策划型,策划出来的新闻,才是独家的(但也不要走过头了,××都市报把一个酱油能作十几个版的做法我还是不敢苟同的)

财经说为了银广厦一文准备了一年,听了很感慨。大部分媒体都太急功近利了,当然也是迫不得已。一个很有名的财经类报纸的主任给我说,他给记者们传授的经验是:

脸皮要厚(用在建立关系和追问线索上)。

腿脚要勤。

安排卧底(堡垒大多从内部攻破,只有内部热人知道的最多,所以财经类记者一定要在企业的中层有很好的关系)。

不讲义气(卧底讲的话最终还是要公布出去的)

有时候想想狗仔队,也真不容易,为了拍一张艳照,在寒风中的楼顶趴一晚上,这是不是也很有毅力、也算是职业精神?

 

记者生涯之八寂寞高手

能成为名记的毕竟是少数。由于机遇、人际关系、性格等很多原因,一些很有才华的人一直默默无闻,最后走上了写手的道路──出不了名,赚点钱吧。

四川有一写手,对价格战、家电有专门研究,他曾给我说,他写一篇稿子,3000字,然后一稿多投,最多一次曾收回12000元稿费,虽然没有名,但他的实际水平很高,下笔又快,10000字的稿子,一个通宵拉出来。1999年,在对东莞×企业的封杀炒作中,他的一篇4000字文章被组织者定位通稿范文。大面积发放改变,不过很不公平的是,他最后只拿到5000元润笔费,而且文章署名还是另一位有名的记者(这长让我联想起品牌经营)。

2000年彩电峰会中他还被人当过枪用。有时想想很有悲剧色彩。深圳有一个三人写作小组,叫××工作室,也是如此,不过他们专业性不强,什么稿子都写,没有什么深度。他们经常在一个宾馆里包房写作──费用由雇佣他们的人出。

更下一层的写手更可怜,组织者往往给他们一对资料让他们编写,甚至甚么资料都没有,他们自己去搜索整理,幸亏现在有网络,方便一点。北京有个记者,小子有点名气,他身边有两个助手帮他写作,最后还挂他的名字──因为他的稿酬稿,至少千字千元,他有段时间每天出稿3千字,能是他亲自写的?他肚子里面能有多少货?可见,记者队伍还是出现了分化,一些买办、资本家已经诞生了

还有一些写手最后成为文商。

写手也有慢慢成名的,有个专栏作家就是如此熬出来的。不过对于大部分记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这条路。越是名记者越有名,越好办事,既然进来了,就钻进去,以后是专家型、学者型记者的天下(为什么我们要去找写手,就是因为他们写的好,写的更专业,更有力),记者还是要选个专业认真跑,报社领导也要有意这样去培养。

顺便说一下,最近看到帖子,说四川×报克扣工资云云,关于记者的工资。不能多给(即惯毛病,有培养懒惰),也不能太少。我的方法是以当地人平均收入乘以5比较合适。当地人平均假如是1000,记者拿5000比较合适,然后调整工龄。上稿量、板块、其他考勤之类即可。我不赞同盲目参考一些大报的收入,如果是管理者,对记者要去压,要赶着他,否则容易养成惰性、吃老本(注:管理者和记者有时观点不同,当一篇稿子很火爆,但有可能有政治风险时,要毫不犹豫砍掉。当一个记者很有能力,但没有团队精神,而且惹麻烦,要毫不犹豫开除他。曹操不也杀杨修吗)

 

记者生涯之九三个代表

上次刚公布要写三个代表这个题目,NJ邮电学院一位老师就打电话说:好啊,我们前一阵单位组织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都吃了三顿了───报销的:),言语之中,意犹未尽。

不过我说的三个代表不是大家都学习过的三个代表。

最近西祠里面川军内战,争执热烈,记者们口诛笔伐,博引旁证,不亦乐乎,看后令人难以平静。

如何评价一个记者的好坏?再看下面的文字前请先想想这个问题如何回答,

各人肯定都会从自身的经历、立场作出回答。

下面我就我的体会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一个记者(或一篇稿子)的优劣,文笔啊、知识啊其实都是其次──如果你立志在这个行业里向上爬,一开始就要树立这个观点──就是:只专不红,肯定不行。

怎么判断呢

1、是否代表了本社的利益。

2、是否代表了大多数记者的利益。

3、是否代表了读者的利益。

凡是不符合这三个代表的记者,一律开除,凡是不符合这三个代表的文章,一律删掉。

比如第一条:一个不错的记者写了篇不错的稿子,但和广告客户有冲突、或者政治上偏激、或者有可能引发官司、或者有可能引发矛盾,领导权衡得失后肯定会砍掉──记者在平时工作写稿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条:一个有才华的记者没有团队精神、或者一个有才华的记者有可能损害大多数记者的利益(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不明说了)或者一个记者不能站在大多数记者的立场、或者坏了行规,都要清除──记者在平时工作写稿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第三条:一个有才华的记者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读者口味和本刊方向,不能站在读者的立场给他们写他们想看到的东西,砍掉。──记者在平时工作写稿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环顾一下周围那些平时认为有才华的记者,为什么不得志,下课,都和三个代表有关,事实上,国内几乎所有的编委主编主任都在以这个标准(或类似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下属。对一个报纸来讲,一个记者、一篇稿子是无伤大局的。

曾有人批评笔者的观点庸俗化,功利、媚俗。我说,你的角度不对,堂堂大国该软的时候都会软,都会怀柔,何况一个报纸,既然你追求大的发行量,肯定是一个俗的报纸。

角度,要看站在那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最近看到川报内部矛盾很多,其实我估计,对于他们的领导来讲,那也许不是什么大事,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们的领导有可能只考虑方向、资金、政策、让那些人来领导这些记者而已。

这还是角度问题,不要总站在一个忿忿不平的被压迫的位置。那样角度不对,永远不能合拍,永远进不了高层,永远说话没有分量,永远没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想法。

记者生涯之十白猫黑猫──兼同锐张大人商榷

锐张大人的文章我一向是花很多时间阅读的,因为从中能学到东西。其严谨的学风在西祠里很少见到,故而尤其可贵。

在盛世危言中国经营报一文中,锐张大人写道:“我同意张忠的一个判断,《中国经营报》在塔基、《21世纪经济报道》在塔腰、《经济观察报》在塔尖。这是现状,无法回避”。

这篇文章中有些地方我不赞同,但因为是学术探讨,没有必要一一列举,只是借题发挥一下,提出不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张忠也曾给我说过他现在的工作以及一些梦想。我认为他上面那句话恐怕多少有些主观色彩──他现在是经济观察报的总经理,肯定会维护自己的报纸。

关于媒体的定位,我们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什么方面都想做好是不现实的。不少企业家,资深报人虽然有钱、有精力、有知识。但就是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没有想明白,所以往往投资失败。

在中国,媒体的定位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没有这种敏感性的主编、社长都坐不稳。现实中,为什么办一份报纸,其实只有三种定位可以选择:1、作党的喉舌。2抒发自己的情绪。3赚钱。

选择1:那你什么都不用考虑,紧跟新华社和宣传部即可。你根本不需要定位,已经有人给你定好了,不越轨就行了。

选择2:如你只想宣泄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好恶,而且有资金支持,那你是很潇洒的,你可以尽情表达你想表达的。你的思想就是定位,不用考虑读者、发行量、广告这些东西,你可以尽情的去搞一本身体艺术、或是胡蝶研究或是佛海迷津之类的东西,海外有不少富豪就愿意资助一些科学艺术类的媒体。

选择3:想一下,是不是终极目标是赚钱,如果回答是,那就赤裸裸的表达出来,并赤裸裸的向下级灌输。如果害羞羞答答,非要穿上品味与格调的外衣,还要道貌岸然,那是挣不了什么钱的,最后还要被别人笑话@@@立牌坊。

一旦定位为赚钱,只有两条路可走:传统道路:发行量──广告。二是活动,资本运作。

大部分人都会以传统道路为基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旦你选择赚钱为目标,心里不能存有定位高下的偏见──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在中国,任何定位的媒体。都有足够大的读者群。为什么有些发行量几千的媒体还能活下来,小日子还过的听舒服,而一些堂堂大报却亏损。如果嫌自己的读者素质低,或者内容不高雅而自觉低人一等,那是毫无必要的。

比如:大家都普遍认为。下岗工人的文化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够,以他们为主办份报纸肯定赔钱。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可以仔细想想里面有没有商机。

本刊还办有一个少儿科普杂志,上面没有一个广告,一般人认为这个定位很臭,现在谁还学科学?小学生没有购买力?有没有广告,肯定挣不了什么钱的,其时错了,它发行很挣钱的。

现在很多财经类都刻意把自己的读者群定位为成功白领或者老板,其实你见过多少老板看你的报纸,你的报纸有没有有深度能打动他们、值得他们参考的东西。我们记者的水平真的比那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得老手还高?可以肯定:

凡是发行量大的,都是通俗的。

凡是赚到钱的,都是基本成功的。

我们所谓的深度报道,其实都是给外行看得“所谓深度报道”。

定位高并不一定好。

回忆曾经发行量很大的一些杂志──读者、家庭、女友、故事会,那个不是通俗的东西。前一段见了一个《××之友》的老总,他们的发行量有50万。每年赚几百万,他没有一个记者,全是编辑坐在房子里编、抄、想象。重庆一杂志老总曾经耐人寻味的说:“依据事实,合理想象”──他的发行量也到40万,每年纯收入过千万,你说他的品位是低,但他赚钱了。

一定要突破大而全,大而精的思想,精品(包括内容和印刷)都只适合少数人。最近一年媒体追求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苦果很快就会看到(也许会有一两个成功,但不值得摹仿、克隆)。从实用。经济的角度看,是在浪费资源。从商人的角度──以小博大是高明的。

通俗不是庸俗!

对最近几个新锐媒体,我是怀有忧虑的。以我的经验,凡是自认自己的水平比读者高,要教育,引导,给读者指路、高高在上,自我感觉太良好的媒体,都会摔下来。这个观点大家可以用近几年从颠峰滑落下来的几个著名媒体印证一下,看对不对。

最后再说一句:不要小看中国经营报,综合来看。目前中国80%以上的报纸比不上它。它在底部、中部、顶部并不重要──当然,我也认为他现在已经过了辉煌期。

(按──该文仓促而成,具体定位问题,还有一些科学的调研论证方法,我讲的只是原则,具体到差异化竞争、具体操作手法,那是另一回事,容后续述。)

记者生涯完全版(ZT) 三

记者生涯之十一报纸的十种看法

每天看书看书报是必修功课。但报纸的看法却不一样。我一般是这样看的(由于工作关系,我主要看21世纪,经济观察、中国经营报、财经、销售与市场、商界、广州日报。华商报──我们本地发行最大的报、南方周末、中国证券报)

1、一份报纸越20分钟看完,其中内容浏览不超过10分钟,大部分看广告、人事变动、版面变动,栏目变动等。

2、从头至尾迅速浏览标题,内文几乎不看(建议养成这种一目十行的习惯)

3、注意署名,本刊记者多,还是投稿多,还是编辑摘抄的多。关注自采稿件,外来稿件,摘抄稿件和广告的比重(重点!)

4、通过署名判断是否发生人事变动。调整,甚至××记者现在在那里,在做什么选题(重点!)

5、是否出现新作者,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6、所有标题、版式是否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7、有没有大块头的广告,并判断为什么──真广告还是假广告还是关系广告,并作出对策(重点!)

8、有那些新广告客户出现,并判断他为什么做广告(重点!)

9、那些老广告客户为什么没有了,判断为什么,并作出决策(重点!)。

10、那些新闻线索没有挖透,还有挖掘的潜力(重点!)。

以上是综述,具体报纸还有不同看法,比如看中国证券报和看南方周末有不一样。建议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或叫工作习惯,有利于提高效率,注意,看的时候带上红笔随时作出标记、然后安排下去,要不然转身就忘了。一般新记者不用这么动脑子看报纸,老一些的或者主任向上的基本都可以这么去看报纸(级别最高的不用这么看、安排人看即可),比如我们最近招了几个新人,实习期三个月。对他们第一个月的工作安排如下;

1.上班路上买报纸3──5份。

2.8:30──9:30画出当天报纸上有价值的新闻(版面不拘,头版不用画)

3.9,30──10:30上网新浪新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每条写成50字摘要,。

4.10:30──11:30由主任负责组织讨论以上所找新闻的价值

5.2:00──3:00,网上寻找有符合本刊、本栏目的新闻价值的人,企业、事件。

6.3:00──4:00打十个电话(开始可随便,慢慢的要有目的性)

7.4:00──5:30以符合本刊的文风改写其中一篇新闻(就是早上找得)

8.周一上午参加选题会,并要求发言,下午组织聊天(可不是闲聊啊,领导在旁边考察那)

我认为以上是最省钱、最简单的培训方案。

从第二月开始要跟老记者出去,到时候再说。

记者生涯之十二一茬韭菜

韭菜是一茬一茬长的,老人都这么说。生过孩子的女同志也这么说:生小孩都是一拨一拨的,这一拨全是男的,那一波全是女的。

说这些是因为这几天看到有人谈职业媒体经理人,我闭着眼睛盘算了一下,假如我有5000万,要办一份报纸,我该请谁来打理,结果吓了一跳,以我所见所闻才干之士,竟然一双手就能数的过来。而且他们能不能把报纸办好,心里还没底

职业媒体经理人,中国还没有,只有几个活动能力强,关系广的记者而已。职业媒体经理人,我想大概有这样几个基本要求:有成功经验、活动能力强、策划能力强、政治敏感性强。管理能力强(不一定是好记者,但要会管理记者),懂财务、会经营。相对而言,报业的职业经理人比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难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优秀的记者和职业管理者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因为写过好文章就认为是职业媒体经理人,会误人误己的。

这样的人太难找了。几乎没有,我估计,几年后会涌现一批这样的职业人──那是一茬好韭菜!

现在在中国媒体上,活跃着一股年轻力量,他们是主流,而且有相当的权力和影响力,他们大部分在20──35岁,主任以上级别,文笔较好、社会基础也较好,关系广、掌握一定资源。

去年北京×报曾搞过一个活动,邀请一些媒体人士评选,我看到那份名单,好像有30个,除了几个必须请的党报领导,除掉几个有象征意义的体方媒体的人──他们起摆设作用,剩下十几个都是我认为的精英,再加上我个人认为的十几个,我估计,如果把这30个人掌握了,基本就掌握了中国的传媒动向,一般问题都能搞定,因为这30是个人,后面有可能要影响300份报纸,加上转载和摘编,基本上能满足一般的宣传舆论目的。这是现在这一茬好韭菜。

刚才正理抽屉看到步步高老总段永平的照片,忽然想起一段往事:99年去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标王招标会,那是第一次见段永平,小伙子平头,白衬衣,不带领带,在一帮子企业家里年轻活力很显眼,他左右两手拿着标板,漫不经心(外表看)举起──他一般以20万为基数向上喊价,完全没有紧张的意思,相比之下,其他几十个企业家就显得小心的多。

哈六药那天也很抢眼。那天之前CCTV招集记者开吹风会,要求大家笔下留情,不要渲染,尽量低调(以为上一年爱多拿下标王后栽了)。那天吹风会上大家基本不听,都在聊天。后来这些人中至少有三个人后来当了主编(也许更多,时间长了记不清),升了主任一级的估计更多了,也记不清了。那也算是一茬韭菜。

当时正是策划热,全国不少知名广告公司、策划人也云集北京,吵架、拉客户。现在他们又基本全军覆没了,也是一茬韭菜。

后来在顺德见到长安广告公司的李璐阳(他曾以李连杰的步步高VCD广告而成名,现在也很活跃,注意他和南方体育的关系)。说起段永平,他同意是时势造英雄,并说道胡志标,段永平等98年那些vcd英雄和故事──也是一茬韭菜。当天在座还有一些名人,说道当年vcd炒作,大家掰着指头数:××周末的×××、××经营报的××,××时报的××,还有──,呵呵,全是干将阿,又是一茬韭菜。

韭菜理论似乎成了规律,印证了独木难成林的说法。很少有一根韭菜突出的长处来,要长,就是一茬。现在西祠里活跃的,不也有一茬年轻的韭菜吗?

纯属闲聊!

记者生涯之十三为什么不攻打北京上海

前两天和一位网友聊天,说道他们雄心勃勃地要占领上海市场,心里十分钦佩。忽然想起一件往事。

99年底开年终总结会,编辑部发难说发行部工作不利,连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都打不下来,这两个城市人口多、是政治军事中心,影戏力大,如果打下这两个城市,辐射力会很强云云,记者部也说去那里采访人家都没见过咱们杂志,很没有面子啊,发行部也想趁机多要些预算,一时异口同声,拿下北京上海。

但后来我们的决定还是按兵不动,为什么?

1、上策名利双收、中策求利、下策求名(我认为这应该是传媒最现实的运作策略)。当时的实际情况上策消耗太大,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小企业要学会蹭饭、如果胃口不够好,就先不要急着吃胖子。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农村包围城市,从陈胜吴广到朱毛红军,都是这样。所以还是选择了中策。稳扎稳打,逐步渗透,反对急功近利。

2、不要盲目认为北京上海如何,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普及北京上海人的财经知识,也不是要得到北京上海人的认可才能得到满足,当你的实际收入情况良好时,北京上海那里的人会想着办法来投靠你,我以前在《白猫黑猫》里面提到故事会、知音、女友等杂志并不因为格调下里巴人而日子难过,相反,阳春白雪者恐怕反而有些捉襟见肘(比如你认为故事会和巴金的收获相比,谁的日子更好一些,他们可是文学类的两个极端啊),不要以为占领了大城市就光荣了──也许面子上好了,但那是没有财务头脑的表现,(注:我在这里指的是战术,和战略上要占领中心城市的,那是另外一回事,要在自己实力强大以后再说)

3、群众的意见要听,但不能盲从,民主肯定是最不好的管理方式!(这个观点要遭人骂,但肯定是实用的,供大家考虑)发行部想多要预算,记者部想要面子。编辑部要推托责任──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都要考虑到,虽然有100个人想这样,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都是从自己的部门考虑,没有全局观,

那位网友雄心勃勃要拿下上海这会硬骨头,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对于他们报纸,这也许是对的,是必然要跨越的门槛,但对于我,我不会那么做。

一些新报纸,我常常感慨万千,他们的大手笔,大制作既令人羡慕,又令人感到浪费,有点像大跃进,有点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大部分的主编都是从记者编辑一步步爬上来、或者是行政任命,他们对于资本,资金的宝贵程度、爱惜程度都不够,花钱的本事必挣钱的本事大,如果你的报纸是一份商业报纸,建议还是多从商业的角度、经营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认识“大投资增加采编力量──所以出来震撼性文章──所以发行量就上来了──所以广告就多了──所以就赚钱了”事实是不是这样?其中的投入产出比有多少,成功率有多少,有谁从财务、会计的角度计算过,所以仅凭经验是不够的,想当然更是不够的,要用数据来说话。

最后得出的结论几乎很悲观,90%的记者、主任、主编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是经验主义者,而不是一个优秀的经营管理者。

又想到最近胡同里面不少人为××早报被封而含冤,因为他们的证券版出了点小问题而导致200人下岗等等,此事早就听说,但我心中没有丝毫同情:

既然要参与这个游戏,就要遵守规则──除非你的力量能够推翻这个规则。假如我是一些领导,也会毫不留情的封杀它,并不会为200个人的下岗问题而顾虑──你仔细想想,是不是有道理,决策者需要妇人之仁吗?

要怪怪你的记者怎么没有一点政治觉悟,你的编辑部主任、值班主编看稿子那么马虎,这样的问题都能出,起码说明你的团队还不成熟,你的工作流程还有漏洞,至于记者下岗吗。呵呵。如果你只能在××早报混饭吃,出了那个门就要饿肚子,那你的记者功力还是太浅了。

另:名记梦?看看这个吧,对你有好处!

有关vincent van Gogh

Vincent van Gogh

     今天无意中,在Google的二级搜索页面上看到了Google做的这个很后现代风格的画,想想今天不是谁的诞辰呀,wiki上说是今天笛卡尔的诞辰,数学和美术好象没有太大的联系。仔细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模仿梵高的画,可是还是没弄清楚为什么,要挂上他的,到是找了一些梵高的资料好好有温习了一下。

    想当年学美术,要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话,说不定还能靠这个骗MM呢。老爸那么多资源,在这方面这么高的成就,唉,现在想想,小时侯有很多东西没有继承,确实有些后悔。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1953年生于荷兰格罗渥忒-松丹特他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年少时的凡高并没有体现出任何独特的艺术天赋,在他16岁时,他才有机会接触艺术,而当时也只是在占比尔美术公司当职员。不久后,在爱情上遭受挫折的凡高,对生活感到十分痛心,他渴望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决心做一个基督教牧师。可是凡高未能熟谙深奥的教义,于是只好到比利时南部矿区波里纳士去传教。但是因为他的口才不好,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在美术公司工作期间,凡高喜欢在业余时间参观一些美术馆,对当时弗朗索瓦·米勒(Franvois Millet,1814-1875)的艺术颇有兴趣,同时从他的作品中有所领悟。于是,在事业和爱情上屡经失败的凡高,终于决定自己也当个画家。 吃土豆的人 凡高对待绘画极为严肃认真,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在钻研素描,解剖、透视。在l880-1885年间 的最重要作品大概就是“吃土豆的人”(图1)了。凡高画这幅画的时候,正在向往着做一个“农民画家”,他并且感到自己同他的模特儿们是一家人,同他们一样贫穷、粗鲁和笨拙。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主题,他甚至强调了他们的形体和姿态。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有利于他的艺术。在这期间,凡高效法的是荷兰的现实主义画家,这些画家所看中的不是色彩的相互关系,而是色彩的质感。凡高在运用这些画家的手法时更加极端,更加荒谬,因此那段时期他的作品没有任何突破。

1886年3月他来到巴黎。在柯尔蒙的画室里他认识了爱弥尔-贝尔纳(Emile Bernard);后来又结识了亨利·德·图鲁兹-劳特累克(Henri de tuoluse-lautrec,1864-1901);同期他接受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的指教;同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也有过深交;目睹过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的红极一时。总之,他进入了整个的蓬勃兴旺的艺术的中心。从这个时候起,他的生活便完全同绘画结合了;他及他的作品也被载入史册。

凡高在来巴黎之前,由于效法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和日本版画大师的创作, 在色彩的使用上大胆地尝试,使色调逐渐明亮,但是作品仍然略显陈旧, 直到他到了巴黎以后,才真正理解现代绘画为何物。

“带石膏像的静物”(图2)一画表明,此时凡高的绘画特色已发生强烈的变化。 带石膏像的静物如果说在此画之前,他画画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情节题材上,那么从这幅画以后,他画画就完全不关心情节题材了,这时他所考虑的只是怎样画。他故意提高地平线以扩大画面的色彩表现范围。画上的色彩十分明快,色彩之间的呼应关系极为细腻;大桌布的黄绿包,玫瑰花的红色、叶子的绿色、书本的黄色和蓝色相互热烈烘托着,同时又同铺在大桌布上面的小台布以及石膏像调和的浅紫色形成对比。形是用一些清晰的轮廓和体现出景次关系的细小而均匀的笔触交待出来的。使凡高的创作手法发生这样的改变,动力来自于巴黎社交界、毕沙罗和日本画家,然而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画家自己的想象力中去寻找,他的想象力不是渐进地,而是跃进地发展着的。凡高这个后起之秀,已经站到先进绘画的最前沿了。不过,直到此刻,凡高毕竟还是一个模仿者,而非真正的创造者。

直到1887-1888年间,凡高的绘画风格才逐渐形成。凡高喜欢运用纯色点画的绘画技术,他用一道一道的笔触, 有柏树的玉米地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自己的激情。他在一封信中描述了他灵感涌现时的状态,“感情有时非常强烈,使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工作……笔画接续联贯而来,好像一段话或一封信中的词语一样。”在那种时刻,他作画有如别人写文章一样。正如一页手稿,纸上留下的笔迹表现出作者的某种态度,我们可以本能地感觉到一封信是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写成的——凡高的笔触也能告诉我们他的一些心理状态。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艺术家曾经那样始终如一,那样卓有成效地使用这种手段。在凡高的作品中那些大胆、粗放的笔法帮助凡高传达了他振奋的心情。凡高喜欢画一些能给这个新手段充分天地的物体和场面,如“有柏树的玉米地”(图3)。他画的主题不仅能用画笔涂色,而且能勾线,还能像一个作者强调词语一样反色彩涂厚。所以,在画家中,凡高是第一个发现了断株残茬、灌木树篱和庄稼地之美的人,发现了多节的橄榄树枝和深色的火焰般的丝柏的形状之美。

凡·高处于那样一种创作狂热的冲动之中,他要去画简陋、平静、家常所见的东西,还没有一个人认为那些东西值得艺术家注意。他画下了“在阿尔勒的寓所”(图4),他在给兄弟写的信中很好地说明了这幅画的创作意图:

在阿尔勒的寓所 我头脑里有个新想法,这里就是新想法的梗概……这一次所想的恰恰就是我的卧室,但是在这里色彩要包办一切了,通过色彩的单纯化给予事物更为宏伟的风格,这里色彩要给人休息或睡眠的总体感觉。一句话,观看这幅画应该让脑力得到休息,或者更确切些,让想像得到休息。

墙壁是淡紫罗兰色。地面是红砖色。床和椅子的木头是鲜奶油般的黄色,被单和枕头是淡淡的发绿的柠檬色。床单是大红色,窗子是绿色,梳洗台是橙色,水盆是蓝色。门是淡紫色。

全部如上——这间窗板关闭的屋子里别无他物了,家具的粗线条也必须表现出绝对的休息。墙上有肖像,还有镜子、毛巾和一些衣服。

画框—— 因为画中毫无白色——将是白色。这是作为对我被迫休息一事的报复,
我又要整天画这幅画了,但是你看得出这个构思多么简单。明暗和投影都抑隐不露,用自由的平涂淡彩来画,就像日本的版画那样……

显然,凡·高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他不大注意他所谓的“立体的真实”,即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图画。只要符合他的目标,他就会夸张甚至改变事物的外形。这样,他通过一条不同的道路走到一个路口,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凡高想使他的画表现他的感受,如果改变形状能够帮助他达到目的,他就改变形状。他走到了这一步,但无意推翻过去的艺术标准。他并不摆出“革命者”的姿态;他不想惊骇那些洋洋自得的批评家。事实上,他几乎 向日葵都已不再指望别人注意他们的画——他们要画下去只是因为他们不能不画。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他于l888年8月完成的那幅“向日葵”(图5)。 凡高素爱以这种花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 他像马赛人爱吃加蒜的鱼羹那样,津津有味地画了许多。“我想画上半打“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韦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

星空 在1889年6月画的“星空”(图6)中,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景象;它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芸芸众生,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凡高不是希望看到这幅画的人们感到恐怖,而是他自己内心的痛楚,他把这种痛楚影射在巨大的苍穹之中,就像他亲眼见到了天地未辟以前的混沌世界一样。

在看过凡高的作品后,人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凡高显示了惟他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力量,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色彩与和谐的类型,他以这种和谐赢得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可惜在他创作的后期,由于极端的孤独和渴望知音,精神上开始出现种种问题,直到1890年,经过痛苦地挣扎,凡高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他的作品不表现立体感,但却能够在形象中体现出凡高的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要摆脱传统,摆脱一切有碍于表现艺术方法的东西。

这些都是凡高的巨大成果,不管他的艺术怎样刺伤了我们的感情,触犯了我们的趣味,我们仍然不能不对这种艺术赞美不止,不能不赞美这是一个对善良、对美和对创作都充满着渴望、想象自由的人。凡高经历许多过错,付出很多痛苦的代价,以及他为艺术而献出生命的代价,终于创造了若干绝对完美的、全然不负其声望的作品。我们不应忘记,他的创作在艺术的发展上具有何其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力。凡高的作品风格曾得到“野兽派画家”和“表现派画家”的关注,直到今天,在他死去了六十三年之后,他仍然活在我们的艺术领域。   

  1. 夜 1888; 耶鲁大学画廊
  2. 房间 1889 , 57 x 74 cm 藏于巴黎
  3. 文森特的房间 1888; 梵高基金会,阿姆斯特丹
  4. 公园的入口;帆布1888, 72.5 x 91 cm 华盛顿
  5. 给耳朵扎上绷带的自画像,帆布 1889,60 x 49 cm,Courtauld研究所画廊,伦敦
  6. 风景 1889; 哥本哈根
  7. 在圣山;1889; 71.8 x 90.8 cm ,所罗门R. Guggenheim博物馆,纽约
  8. 教堂 1890; 94 x 74 cm ,帆布,巴黎

    相册里面的8幅,就是这8幅

今天是Kurt Cobain的忌日

    1975年,年仅8岁的 Kurt Cobain 面对父母离异的压力,选择了音乐作为逃避和武器。Cobain 的父亲阴差阳错的加入了一家唱片俱乐部,每月收到的唱片成了 Cobain 的礼物,他从中听到了 Aerosmith 、Led Zeppelin 、Black Sabbath 、Kiss ……1981年2月20日,Cobain 选择了一把吉它作为了他的生日礼物,那时起他就开始写自己的歌了,当一次偶尔的机会 Cobain 看到了关于 Sex Pistols 的报道,朋克摇滚成为了他新的信念。

    1985年 Cobain 从高中退学,并结识了 The Melvins 的 Matt Lukin 和 Buzz Osborne(The Melvins 是 grunge 音乐创始人之一)。从 The Melvins 那 Cobain 又听到了 Black Flag 、Flipper 和 MDC,这使得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朋克摇滚信念。1985年底,Cobain 同后来成为 The Melvins 鼓手的 Dale Crover 和 Greg Hokanson 成立了 Fecal Matter 乐队,并录制了一盘7首歌的小样。
    Chris Novoselic ,Cobain 的校友,在 The Melvins 的排练场和 Cobain 相识。1987年 Aaron Burckhard 成为他们的鼓手,并最终组成了Nirvana 的雏形。1988年1月23日 Nirvana 录制了一张10首歌的小样,录音师 Jack Endinno 事后将小样寄给了刚刚成立的Sub Pop 唱片公司。几个月后,Nirvana 签约Sub Pop,由于 Burckhard 经常不参加乐队的排练,被Chad Channing 替代。11月 Nirvana 第一张单曲“Love Buzz/Big Cheese”。 1989年2月乐队在美国西海岸作短期巡演后于6月发行第一张专集《Bleach》。Nirvana 的第一张专辑,Dale Crover 负责 Floyd the Barder, Paper Cuts, Downer 的鼓,其余由 Chad Channing 负责。首张专辑的成功使乐队开始了第一次的全美巡演,但由于在音乐精神上的巨大差异巡演结束后Channing离开了 Nirvana,Dave Grohl 加入。
    1991年四月,Nirvana 正式和 Geffen 唱片公司签约。同年九月,专集《Nevermind》发行,刚推出5周销量就已达到50万张,并且在排行榜上势如破竹,节节上升,1992年1月11日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唱片,全球的销量超过一千万大关。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ave Grohl 也巩固了自己鼓手的位置。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在美国 BILLBROAD 公告排行榜上迅速攀升。(Nevermind)使 Nirvana 步向成功,同时也开始了一个神话和一场心灵的悲剧。
    在(Nevermin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Nirvana 把以前一些还没发行过的歌收集在一起,于1992年12月15日,推出专集《Incesticide》。这是一张典型的地下音乐专辑,他们表示推出这张唱片的目的是为了试试听众和电台 DJ 接受地下摇滚的极限。
    1993年九月,请来了著名的反商业的制作人 Steve Albini 为他们作监制,发行了《InUtero》。Steve Albini 试图录制一张原汁原味的朋克专辑,他运用了比以前更为丰富的音乐素材。
    1993年11月18日,Nirvana 应邀为 MTV 制作不插电演唱会,之后发行了这场不插电的部分歌曲《UNPLUGGED IN NEW YORK》。1994年3月1日,Nirvana 在德国慕尼黑的演出成为乐队最后的一次公开表演。
    1994年4月8日,一个电工在 Cobain 的住所发现了他的尸体,尸体身边带有一封遗书。西雅图警方证明 Kurt Cobain 于三天前自杀身亡。Nirvana 解散。1996年为了纪念 Cobain 而发行了专辑《FROM THE MUDDY BLANKS OF THE WISHKAH》收录了 Nirvana 现场17首歌曲。

2002.11
Nirvana
>>马上去听

1996
Singles (Box)
>>马上去听
1996
From The Muddy Banks Of The Wishkah
>>马上去听

1994
Unplugged In New York
>>马上去听
1993
In Utero
>>马上去听 1992
Incesticide
>>马上去听 更多内容>>  ■相关影片■ Nirvana:Lithium
>>马上去看 Nirvana: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
>>马上去看 Nirvana:Heart-shaped Box
>>马上去看 Nirvana:All Apologies (MTV Unplugged)
>>马上去看 Nirvana:Tonight!Sold Out!演唱会
>>马上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