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往事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辰百年。铺天盖地的是各种回顾百年的展览、活动、表彰,纷繁复杂,百年电影,有现代人书写的一笔,但这笔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呢?他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可以媲美百年前,开创电影的那些前辈呢?自80年代以来,有多少电影可以百年之后依旧会在让人记得的呢?百年回顾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座资排辈,论功行赏的节日而已。     中国电影的希望,不在于拍出《英雄》《十面埋伏》之流的导演,在于拍出《红高粱》《双旗镇刀客》这样片子的导演。虽然,很多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只是青年或者中年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但岁月流逝竟然可以让他们变换这么多,让他们忘记了电影的本来。为什么,大陆没有候孝贤、小津安二郎、奇斯罗夫斯基之类的导演呢?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摇滚乐一样,早期处于苦闷徘徊挣扎,穷困潦倒的时候,有激情有力量有想法,成熟以后,有了钱,出了名成角成腕了,在出来的东西就跟垃圾没区别了。大众审美观没什么不好,娱乐总是要配合大众需求的,但是为什么小时侯看革命电影,少量的东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大家就高兴的不得了,真的是因为那时侯资讯贫乏导致的吗?恐怕这只是外在的借口,更多的是,无论哪个时期有多少形而上的东西,人们有理想有道德,这几个字,现在看来多么老套,但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东西。中国社会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追求缺乏信仰缺乏道德观,看看大众的审美观就知道了,整体的心灵空虚到何种地步。这或许是思想解放必经的道路,压抑许久之后的人们,总是会有很大的反叛,一旦被释放,这会变成四散的趋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社会变成一团散沙,怀疑猜忌欺骗充斥四周,金钱成为社会公共追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记不清这句是古人说的还是毛主席说的了,无论是对朝代还是思想,这八个字都是适用的。毫无疑问,现在处于分的阶段。其实,可以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状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多时候,当朝代是集中统一的时候,思想必定是奇怪的“分”的;乱世出枭雄就是很好的解释。而当朝代是混乱的,诸侯割据的时候,思想一定是合的,这里的分与合并不是指思想的统一,而是人们主体思想是善良、正直和有追求的,个体会困惑会彷徨,但整体是积极的光明的。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希望的是社会和思想的统一。对于目前中国社会来说,需要的某种外力的刺激,或者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抱歉,我不太相信,目前社会体制下以及中国人本性来说,自下而上可能性的存在),促使社会整体进行变革,清洗。     打住,上面说的这些,其实并不是本文的主题,偏的太远了,不过明眼人可以从上述简单的描述中,看出个人的一些。。。     完了,重点想说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算了大家自己去看吧,《电影往事》,让我小小的有点感动,随后最后,玲玲说的话,让人看出这部片子也不可免俗的,举起了献礼电影百年的大棋,但鉴于他给我的感动,他对电影的热爱,他对天堂电影院的致敬,我还是原谅了他。最少,他勾起了很多人对童年,对露天电影简单而真挚的回忆,这些才是中国电影的希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